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药企业 > 余良卿膏药

余良卿膏药

“余良卿”号是安徽省著名的老字号中药企业,创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制售黑膏药见长。尤以被誉为安徽“三珍”之一的“鲫鱼膏药”闻名遐迩。由于历代余良卿人秉承“扶贫惜弱,诚信济世”的宗旨,精心创业,使余良卿招牌历百余年而不衰,产品畅销于国内外。

余良卿膏药的创始人余性庭,原世居安徽省桐城余家湾,为乡里中医,善制药,后举家迁居安庆,并在安庆城内摆摊出售膏药。因其医术高超且医德卓著,而且由他所制的膏药因为配方独特,用料讲究,为许多患者解决了病痛之苦,所以颇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也因此逐渐积累了一些资本。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开设余良卿号膏药店,家店不分,自制自销。

余良卿膏药发展史

1884年,余鹤笙接管膏药店,余良卿膏药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意开始好转,因余鹤笙谙熟中药,经苦心钻研,改进了膏药配方,将主要成份铅丹改为铅粉和麻油煎熬,同时,攻克了膏药的“老”、“嫩”、和粘性不强等技术难题。使得熬出来的膏药粘性强、封闭好,贴在患处不会移动,也不伤皮肤,起到滋润、防腐和收敛的良好作用,愈后不留疤痕,对疮疖、冻裂、湿疹均有良好疗效,并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深受劳动人民欢迎。赣南一带群众不仅用于外贴,有腹痛者刮取适量膏药油化水吞服,亦能见效,因而声名远播。

1894年至1932年,余良卿膏药店达鼎盛时期,除主销“鲫鱼膏药”外,还制售虎骨追风酒、风损膏药、吹耳散、下疳散等、年营业额达银币4万元。

1933年前后,由于帝国主义买办资本的挤压,国内局势动荡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生意黯然,店主余永年(余鹤笙兄长之子)被迫将店屋出典与人。 1938年,余良卿店主余达谟(余永年之子)悉数携带店内现金及财物出走。安庆老店难支撑,抗战胜利后,余达谟迁回安庆旧址复业,并将1933年出典的店屋完全赎回,然而内战时期,该店只能维持惨淡经营。

1949年以后,余良卿逐渐恢复了生机,1953年总产值升为8万余元,同年“鲫鱼膏药”改名为“余良卿膏药”。1955年,余良卿号实行公私合营,并易店为厂,改为“余良卿膏药厂”,从而结束了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的历史,主要产品为“余良卿膏药”。1965年,新产品“活血止痛膏”(橡皮膏)取代了黑膏药的传统地位,成为主要产品,填补了安徽省中成药生产的一项空白。1966年,年产值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1980年至1993年,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厂房、设备不断更新,企业管理日益现代化,先后完成近10项技改工程,先后推出20多个新品种。麝香镇痛膏荣获国家医药局和国家中医药局优质产品称号,活血止痛膏、接骨灵贴膏、康肤酊等先后被评为省优产品,麝香大王膏、酸枣仁合剂、蚕鹿口服液、风寒咳嗽颗粒等也颇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2001年8月,余良卿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安徽安科生物股份公司联姻,彻底转换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致力于中药现代化事业。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老字号,将秉承献爱心、济苍生宗旨,续写新篇章。

鲫鱼膏药传说

被誉为安徽“三珍”之一的传统产品“鲫鱼膏药”(现名余良卿膏药)因其独特优良的疗效而有“神仙铁拐李赐药方”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初创时期,因膏药疗效卓著,当年在安庆发间流传着“铁拐李下凡,神仙赐偏方”的传说。据传,铁拐李化为烂脚跛子乞丐下凡,来“余良卿号”医腿,常住在余良卿几个月,得到了老板悉心照顾,精心医治;乞丐被老板济世惜贫,讲求医德的精神所感,在一个严冬的冬天早晨,乞丐忽然走了,走时留下鲜荷叶一张,活鲫鱼一尾,嘱店家投入药锅,熬制膏药。店主遂将膏药取名为“鲫鱼膏药”。余良卿号从此名声鹊起。

传说是美好的,却无从考证,但余良卿膏药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希望余良卿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品质,不负中药老字号的美誉。

分享到:
上一篇: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下一篇:云南老拨云堂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