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美容 > 气功美容 > 气功美容的产生和发展

气功美容的产生和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是从医学界到普通民众都公认的一个真理。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运动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而气功其实就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运动形式,它源自我国历史悠久的养生健体锻炼方法。

它是将姿势的调整或一定的动作、呼吸的锻炼及内气运行的掌握、身心的松驰与安静及意念的集中运用三者结合,以内练为主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素问·异法方宜论》亦提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硚。”以上文字说的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原一场大洪水之后,过盛的水湿使民病肌肤重着,关节不利,于是就以导引之法来舒筋通脉。这是我国有关应用导引健身的最早记载。这种宣导术长期在民间流传。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曾对此评论说:“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在其后,导引之法逐步为医学家、道家、养生家所用,并不断发展,丰富其内容。东汉华佗就创“五禽戏”以养生驻颜,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和《后汉书·方术列传》等都有气功美容的记载:“守一之法,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皆为练气功所致。

晋代以后出现了早期的气功专著《黄庭经》、《养性延命录》和《导引养生图》等,描述了当时丰富多彩的功法。在《养生延命录》中记载了气功美容的相关资料,如书中说:“摩手全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隋唐时的很多古典医籍如《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都记载了很多气功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甚至有不少类似“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等气功美容效果的记载。

《千金翼方》中说:“严平初以左右手摩父耳,从头上换两耳又引发,则面色通流,如此荐,令人头不白,耳不聋;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七过,去邪气,令人面有光”;宋元时期各医学流派的著作中都对气功养生防病治病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当时民间流传的八段锦气功锻炼法至今仍在沿用。

明清时期气功的发展达到高潮,熟练掌握气功术并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医家很多,各种医籍中有关医疗气功的论述更是数不胜数,还出现了《修龄要旨》、《尊生八笺》和《寿世传真》等气功养生驻颜延寿书。明代龚应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的《搓涂自驻颜法》里说:“颜色憔悴,良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每清晨静坐,神气忘溢,自内而外,两手搓面五七次,复漱津涂面搓拂数次。行至半月则皮肤光润,容貌悦泽,大过寻常。”清末以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医和气功的发展受到严重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气功疗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使中医气功疗法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而蓬勃发展。进入90年代后,气功的研究和实践逐步纳入正规轨道,群众性的普及练习活动也在稳定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气功美容的特点   下一篇:气功美肤之散步运动
>> 返回首页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中医图谱

茅莓
陆英
麻黄
绵毛马兜铃

最新文章

中医导航

中医特色

艾炷灸的简单了解介绍
直接灸是怎样的

养生推荐

疑难杂症